对于外汇及股票投资者来说,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比有必要的,这样可以更加灵活的调整投资策略。其中就需要理解很多的专业概念,比如说负利率这个概念。那么具体负利率是什么意思,负利率的影响是什么呢?本文就给大家简要的解释下。

  负利率是什么意思?

  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值。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。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,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。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,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。

  所谓的负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经济情况下,存款利率(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)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。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,购买力逐渐降低,看起来就好像在“缩水”一样,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。

  负利率的影响有哪些?

  负利率的影响就是宽松货币,它的作用力比降准降息更为明显。负利率实行之后一般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实体经济,因为市场的钱多了生产力也就较为旺盛。其次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,这些市场在货币的增加之下而大涨,形势一片大好。最后影响到的就是货币流通,因为多数人会把钱取回家储存,这样货币流动就迟缓了。

  在一个国家实际的生产力和技术未更新的情况下,央行在持续降准降息之后给市场带来的就是大量的资金,这些资金进入实体就会引发制造热潮,但是随即又会因为过于生产而产能过剩,东西相继贬值。实体经济中的工厂在越生产越亏钱,越亏钱越不想生产的带动下就会引发金融空转现象,资本滞留在金融市场打转而不再进入实体。

  随即整个金融市场就会持续繁荣,房地产、股票等金融市场大涨,形式一片大好,但这无疑是推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。渐渐的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,大家都不缺钱了,这样银行的贷款就比较难发放,这样就会导致客户在负利率下取出现金回家存放,货币流通速度将进一步下降。

  负利率对银行体系的影响

  一是银行陷入“流动性陷阱”。负利率的政策初衷,是将冗余在中央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转化为银行贷款,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。然而,负利率政策实施后,银行体系贷款/资产占比并没有显著提高。

  二是银行净息差“超预期”下降。由于具有期限错配的资产负债特征,银行净息差与基准利率变动存在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。

  三是部分银行面临经营困境。负利率政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“伤害”程度有很大不同,其根源在于不同种类的资产负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。

  负利率环境下,实体经济的表现也“差强人意”。经济主体预防性动机增强,投资和消费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,实体经济有陷入凯恩斯“流动性陷阱”的迹象。受贷款需求限制,银行体系并没有提高向实体经济的贷款比例。而且,银行体系净息差的下降,对实体经济产生的效果也并非良性。这主要是因为,廉价资金并没有更多以非金融企业贷款的形式流入实体经济,而是继续以现金形式冗余在商业银行体系,或投资到债券和股票等虚拟经济中。

  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,虽然在短暂时间可能会对刺激经济发挥一定作用,比如增加就业机会,使得一些产业得以恢复,但从长远看无异于一种饮鸩止渴行为。虽然经济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回暖企稳现象,但为这种回暖企稳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巨大的,甚至可以说根本是得不偿失的,它会给全球金融经济带来“深重”的灾难:一是会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,由于巨量货币从央行闸门跑出,将成为一群数量庞大的“猛虎”,导致全球外汇市场汇率大起大落,冲击全球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,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处于惊涛骇浪之中,难以回归稳定状态。二是过于宽松的货币量及其负利率,容易助长全球金融投资产生“狂妄症”或“虚幻症”,使得全球重回高扩张投资之中,刺激各种低效益项目重复上马,导致大量投资泡沫涌现,尤其有可能刺激一些国家房地产及其他虚拟产业经济的复活,加剧资金脱实向虚,使得全球各国政府、各类企业重回金融高杠杆率和高债务率。三是推升全球物价水平,使得货币大幅贬值,引爆全球金融经济危机,让很多国家陷入民不聊生状态,更容易让一些国家政府在金融危机中倒台,影响不少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社会稳定,无疑将是人类的一场灾难。

  对于负利率趋势,全球各国政府不能认为难以扭转,或者为自身利益而明哲保身,采取听之任之的不负责任态度,这都是不可取的,最终对谁都没有好处。由此,当前各国政府需采取积极应对之策:一是建立全球货币协调体系或谈判框架,采取限制降息行动,抑制全球进一步大幅度降息局面出现,确保现行负利率政策的基本稳定;二是全球各国可适当放缓对经济发展增速目标的预期,增强对当前全球客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意识,提高对经济低增速的容忍度。三是消除贸易霸凌和贸易壁垒,坚持自由贸易原则,建立起多边合作的贸易框架,推动全球按照“相互尊重、合作共赢、公平正义”的原则来促进经济发展。